温州建国医院耳鼻喉专家说,外耳道炎指外耳道灼热、疼痛、耳闻感,重者伴全身发热、不适感,耳周淋巴结肿大。检查可见外耳道弥漫性充血、肿胀,重者外耳道狭窄,皮肤溃烂。
外耳道炎的病因:
1、外耳道皮肤外伤或局部抵抗力降低时易发病如挖耳、游泳进水、化脓性中耳炎长期脓液的刺激等此外,有变应体质和糖尿病者易反复发作。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、绿脓杆菌和变形杆菌等。
2、外耳道炎是由细菌感染所致的外耳道皮肤的弥漫性炎症,任何年龄均可发病。
3、挖耳或异物损伤、药物刺激、化脓性中耳炎的脓液或游泳、洗澡等水液浸渍,易引发急性外耳道炎。
4、其它疾病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、贫血、维生素缺乏、糖尿病等亦可导致本病的发生。
5、急性外耳道炎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得当会转为慢性。
外耳道炎的临床表现:
外耳道疖时耳痛剧烈,张口咀嚼时加重,并可放射击至同侧头部。多感全身不适,体温或可微升。当肿胀严重堵塞外耳道时,可有耳鸣及吸力减退。检查有耳廓牵引痛及耳屏压痛,外耳道软骨部皮肤有局限性红肿。红肿成熟破溃后,外耳道内积脓流出耳外,此时耳痛减轻。
外耳道后壁疖肿严重者可使耳后沟及乳突区红肿,应注意与急性乳突炎鉴别。急性乳突炎者多有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,发热较明显,无耳廓牵拉痛,而有乳突部压痛;有鼓膜穿孔或鼓膜明显充血,脓液较多;X线乳突摄片示乳突气房混浊或有骨质破坏。弥漫性外耳道炎急性者表现为耳痛,可流出分泌物。检查亦有耳廓牵拉痛及耳屏压痛,外耳道皮肤弥漫性红肿,外耳道壁上可积聚分泌物,外耳道腔变窄,耳周淋巴结肿痛。慢性者耳发痒,少量渗出物。外耳道皮肤增厚、皲裂、脱屑,分泌物积存,甚至可造成外耳道狭窄。
【温馨提示】:温州建国医院耳鼻喉专家提醒您一旦确诊为外耳道炎,应视为急诊,以最快速度投入正规治疗。治疗越及时,治愈率越高。一般说来,在发病七日内开始正规治疗者效果最好,但病程较长者也不应放弃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