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朵流脓很有可能是化脓性中耳炎,化脓性中耳炎以耳朵流脓为主要特征。除中耳炎外,不少耳科疾病也有“出水”症状。比如外耳道炎,有时可表现为耳道“出水”,伴细菌感染时,会有流脓。其与中耳炎的主要区别是前者鼓膜完整,无穿孔。此外,外耳道毛囊疖肿破溃、外耳道肿瘤继发细菌感染时,也可有流脓的表现。
患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朵流脓应积极引流,控制感染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。病变主要位于鼓室,但中耳其他各部亦常受累。主要致病菌为肺炎球菌、流感嗜血杆菌、溶血性链球菌、葡萄球菌、变形杆菌等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炎的急性化脓性炎症,好发于儿童,冬春季多见,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。
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、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,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。本病极为常见,临床上以耳朵流脓、鼓膜穿孔及听力减退为特点。可引起严重的颅内、外并发症而危及生命。
反复中耳炎会使鼓膜穿孔增大、中耳粘连硬化,使听力进一步下降。如不适当用药,另可引起内耳神经功能下降,导致更难医治。中耳反复发炎可导致骨疡型或胆脂瘤型中耳炎,骨头受侵蚀时有可能导致面神经瘫、脑膜炎、脑脓肿等颅内外并发症,甚至有生命危险。
耳、鼻、咽、喉疾病常见症状如下:
鼻出血、鼻塞、鼻子不通气、鼻子里面痛、流鼻涕(脓鼻涕、清鼻涕)、鼻子里痒、鼻子里长肉粒、流鼻血、嗅觉减退;
喉咙痛、声音嘶哑、喉咙有异物感、干咳、喉咙痒、打呼噜;
耳朵响、耳朵流脓、耳朵流黄水、耳朵痛、耳朵里痒、耳朵有异味、听力下降;
经常头痛、经常头晕、面部胀痛、经常打喷嚏、面部变型、经常打瞌睡、白天嗜睡、经常感冒;
睡觉打呼噜、打鼾、躺下就鼻塞、晚上睡觉鼻塞、经常下午头痛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;